乡村振兴主要内容(学习).doc
1 全面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 2017 年 10 月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 重。 2018 年 2月 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一、 实施 原则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 后再延长叁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三 农”工作队伍。 二、 “ 三 步走”时间表 2017 年 12 月 29 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党中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 : ——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 ——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 2 —— 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三、 实现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 ?党中央提出了七条“之路”: —— 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 必须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 —— 必须深化 农业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 —— 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 —— 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 —— 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 —— 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四、 总要求 1、 产业兴旺 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 现 代农业 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 机械化 、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 职业农民 、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 ;另一方面,推进农村一、二、 三 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2、 生态宜居 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 起来。 3 3、 乡风文明 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又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4、 治理有效 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为此,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5、 生活富裕 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要用农民生活富裕程度来评价。为此,要努力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持续降低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向着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 五、如何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键在于着力推进“五个振 兴”,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振兴”与总要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虽然“五个振兴”侧重点不尽相同,但相互耦合并形成了一个互为关联、联系紧密、逻辑清晰的有 机整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指南。 1、 产业振兴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枢纽和基石,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实施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来 4 实现产业兴旺的基本目标。 近年来,我乡以陶瓷工业发展为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引导本地企业对接九牧集团,发展中高端陶瓷产品,介福 的陶瓷产业得到蓬勃发展。陶瓷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兴起,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构建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发展体系 。 2、 人才振兴 。 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化人才队伍振兴是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其现实目标在于培养一批情系农业、心向农村、熟谙农业知识、热心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带路人。 当前,我们要积极吸引高校毕业生、乡贤、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才等社会各界优秀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要 发掘并保护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传统文化人才 ,要 为各类人才提供良 好的事业发展空间和人生价值实现平台, 从而 推进现代农业、 陶瓷文创、乡村 旅游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文化振兴 。 乡村文化式微不仅会造成传统文化流失,还会产生严重的道德水准下降等系列问题,因此繁荣和振兴乡村文化更多的是在精神文明建设层次上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内在保证和动力源泉。 我们要对 根植于优秀农耕文明中的乡土人文、古风精神、礼尚道德则应该发扬光大,并将其充分融入到乡村教育、民风家风、村规民约的建设中,与此同时保护和继承好传统村落、建筑、民俗等优秀文化遗产 。当前,我们要做好“将军文化”和“陶瓷文化”两篇文章 ,辐射并拉 动文化经济和旅游经济,通过文化振兴来实现文化繁荣。 4、 生态振兴 。 把乡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好和保护好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业供给质量的必经之路。 要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探索更多高附加值、多产业链的生态农业模式,促 5 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同步与良性互动。 目前介福生态环境整体不错,基本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无裸房乡镇”、宜居环境、美丽乡村、“河长制”、污水治理、“两违”拆除、等工作,就是为了建设更 加生态宜居的农村人居环境。 5、 组织振兴 。 大海航行靠舵手 ,乡村振兴靠组织 。 人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乡村振兴也是如此 , 组织强则乡村强 , 组织弱 ,则乡村衰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实现 “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必须着力推进组织振兴 , 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 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组织振兴可以动员乡村经济要素,实现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总之, “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乡村振兴的二十字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中,“ 乡风文明 ”和 “ 治理有效 ” 是我们的短板,当然, 社会风气的 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 ,基层的有效治理机制也是一步一步地完善。当前,我们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提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齐心协力把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真正让 介福 的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